加载中...

logo

小九nba直播回放

首页 > 小九nba直播回放

植物源农药:从源头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时间 : 2024-04-22 10:18:44  作者: 小九nba直播回放

  5月的杨凌,繁花似锦,莺啼草绿,一派姹紫嫣红的明媚景象。5月6日至8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全国植物源农药行业高峰论坛”在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隆重召开。国内50多家植物源农药科研单位和近百家相关农药企业的380余名专家代表会集农城,围绕“植物源农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展开交流研讨,这标志着顺应时代与民生要求的植物源农药成为”绿色农业”生力军的时代已经来临。

  当前,在农业ECO中,农业环境日益恶化是一个严峻现实,其中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长期、大量、盲目的使用化学农药产生的“农药公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

  自海南“毒豇豆”事件以后,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残留农药超标事件不断曝光,已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行政干预多管齐下严抓食品安全的力度慢慢地加强,同时对高质量生物农药研发愈加重视。

  从世界角度看,食品安全早慢慢的变成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自20世纪60年代起,全球农业的发展由“绿色革命”逐步向“环保型”、“野生资源型”等综合开发方向发展,提出“来源于自然,用于自然”的概念,以挽救农业生产系统萎缩的局面,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各国都通过种种手段致力于植物源农药的研发,以减少和减弱化学农药的危害。

  在中国民间,很早就有用“烟灰水”杀虫的做法,这也可称为是一种最简单易的“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体内次生代谢物质加工而成的农药,这些物质是植物自身防御功能及与有害生物适应演变、协同进化的结果,其中的多种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具有拒食、毒杀、麻醉、抑制生长发育及干扰正常行为的活性,对多种病原菌及杂草也有抑制作用,是一类天然的生物农药。

  与有机合成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选择性高、低毒、易降解、害物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其产品中除含具有非常明显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活性成分外,还含有如氨基酸、鞣质、有机酸、醇、酮等大量的对农业有害生物无明显活性的成分,但对植物生长有着非常明显的调节作用。其本身即取之于自然,对植物源农药的利用,是自然资源的一种循环,不会对环境能够造成任何附加的压力,且一般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害虫天敌比较安全,不会破坏自然生态防御系统,对于目前害虫严重产生抗药性的局面可能有一定的缓解。此外,植物源农药资源丰富,可谓取之不竭。由于生态防治、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需要,植物源农药因其自身优势在有机农业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已成为今后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以蔬菜生产为例,如普遍的使用对人畜安全、没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植物源农药,其产出的蔬菜必然是安全健康的食品。中国具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如能充分的利用,在传统药用植物中开发出高效、低毒、安全的生物农药并加以推广应用,能够大幅度的提升中国生物农药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生物农药(未包括农用抗生素类)只占全球农药市场的2.5%份额。根据国内外专家较为一致的看法,生物农药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今后几年内,将取代20%以上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中的植物源农药占全球农药市场的1%,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从生物农药市场分布上看,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使用量占全球的64%,亚洲仅占13%。

  中国有数千年应用药用植物的经验,有独一无二的中医药理论,植物源农药品种丰富。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中国就用莽草等植物杀灭害虫,用艾蒿茎叶熏驱蚊蝇;公元6世纪就有利用藜芦作杀虫剂的记载;到17世纪,烟草、除虫菊和鱼藤等植物提取物已作为杀虫剂使用。漫长的过程逐步积累了很多极其有益的毒理、药效资料,这为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提供了雄厚的物质、理论及技术基础。 中国植物源农药来源极为广泛,已查明近1300多种植物具有控制有害生物的活性,可利用资源极其丰富。

  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下,以植物源农药为代表的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应用目前均已进入关键时期,生物农药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10年3月,国内处于有效登记状态的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有14个,产品总数129个,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烟碱和除虫菊素等产业化品种已成为中国植物源农药产业的中坚力量。

  我校无公害农药研究在中国植物源农药研究及开发方面处在领头羊。由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张兴教授组建成立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专门从事生物农药研究开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型科研实体。

  十年来,该中心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十五”攻关重大专项、“863”生物农药重点项目、国家创新基金、转化资金项目、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重大专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农业部、陕西省科技厅、杨凌农科基金、对外协作课题、“中心”自上及开放课题等90余项科学研究工作,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19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其中5项达国际领先或领先水平,10项达国内领先或领先水平;5项获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1项获市农技推广二等奖。申请国家专利67项,其中40项已获专利授权,2项获省级专利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 “SCI”32篇,“EI”5篇。

  其产品研发也取得了突出成绩:系统筛选了我国南北方2000多种植物的杀虫、抑菌、除草活性,发现了一批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植物品种,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研制出了以楝素为主要成份的植物源无公害杀虫剂“0.5%楝素杀虫乳油”等农药新产品20多个。同时,研究、改进施药方法和技术,依据流体力学理论和植物体内液流传导规律研制出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及系列新产品;以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法定向培养富含生物活性成份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已在烟碱、长春花碱、除虫菊素、特别是雷公藤甲素等高活性植物杀虫剂、医药中间体的细胞培养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2006年,财政部、科技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新设立了一项中央财政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选择公益特点突出、行业科研任务较重的农业部、水利部等10个部门作为先行试点。2009年底,由我校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陕西省植物保护总站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植保部门共同申报,经农业部批准立项的“生物源农药创制与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开始实施。

  项目针对我国生物源农药品种单一、药效不稳、研发与转化脱节、产业化程度低下、推广体系不健全、产品品质衡量准则和环境安全性评价体系建设滞后等实际问题,初步建成具农药活性的生物资源库;建立标准化生物源农药质量评价体系和环境安全性评价体系;集成新型生物源农药创制、工程化配套及应用技术体系;开发出一批高效、环保、安全的生物源农药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为提高我国生物源农药研发与生产水平、推动生物源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食品安全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十二五”开局之年,食品安全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依照国家《农药产业政策》的战略要求,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农药对粮食等作物生产的保障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环境生态安全,促进农药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未来农药行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我国生物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面临重大转变、生物农药经营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的形势下,由我校主办的本次会议旨在构建植物源农药科研与应用结合的平台,推动植物源农药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次会议是政府、科研单位与企业加强沟通、彼此了解、相互学习、开阔视野、寻求合作的一次难得机会,是植物源农药行业发展的一次盛会。

  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在与会企业、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大会顺利发起并建立了“植物源农药产业技术联盟”, 为植物源农药未来的健康、有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疑,“植物源农药产业技术联盟”为植物源农药行业发展盛会增添了光辉的一笔,我国的植物源农药发展必将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5月,是一个充满了色彩和希望的季节。在这个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春天,植物源农药必将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春天。我们有理由相信:让广大百姓吃到完全放心食品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


上一篇:【48812】李子穿孔病专用有机农药
下一篇:一文深度了解2022年中国生物农药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趋势——智研咨询发布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